“武城模式”再助农户避险增收
2022-02-23 10:02:34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
多方参与,做深做精
在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多方参与主体的不断探索下,经过6年创新发展的“保险+期货”模式已在全国多个地区落地生根、硕果累累。项目模式也从单一的价格保险,发展成为保障程度更为深入的收入保险。项目参与主体也不再局限于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而是拓展到包括银行、农资农具供应商,收购企业等更加多元的角色。事实上“保险+期货”作为承上启下的核心媒介,为打通产业链风险管理模式做出了重要探索。从2020年开始,在大商所以及武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浙商期货与太平洋保险山东分公司联合承办的武城县“银行信贷+收入保险+卫星遥感+基差收购+粮食商行”全产业链风险管理试点项目顺利开展,打造了“保险+期货”的“武城模式”。2021年,“武城模式”再次收官,实现赔付809.16万元,为地方农户实现了避险增收的良好效果。
打通产业链,2020年首尝试
据了解,2019年武城县入选由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并由此连续两年获得了试点资金与政策支持,也是唯一开展入选的“保险+期货”项目的试点县。该项目获得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三级政府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体现了各级政府对项目模式及预期效果的肯定。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山东省、德州市领导以及周边相关县领导也多次前往武城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后续“武城模式”的推广与复制做充足的准备。
2020年7月,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试点获“大商所农保计划”县域覆盖试点立项。项目共覆盖武城8个乡镇的37.2万亩玉米,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0%,现货规模21.68万吨。参保主体包括武城玉米种植户两万余户,实现理赔855.6万元。
此外,该项目通过参与主体的扩容、模式的创新实现了边界的拓展:武城县农商行为参保农户提供贷款1000余万元,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投入;浙商期货联合众祥农业,自主开展基差收购业务,通过“期货点价+看涨期权”的模式,为3位种粮大户的1000吨玉米增收100元/吨;众祥农业“粮食商行”业务同步顺利开展,2020年收储农户存粮3000余吨,配合基差收购,拓宽了农户的现货销售、存储渠道。武城玉米收入保险的开展,也为山东省未来数年在省内陆续开展政策性玉米收入保险的工作进行先行探索。
深入探索,2021年再起航
2021年6月,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再次成功立项。项目团队也在2020年项目成功开展的基础上,继续对“党‘领创办’合作社+银行信贷+收入保险+卫星遥感+基差收购+粮食商行”的全产业链风险管理试点进行探索。项目得到了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山东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代补资金,德州市、武城县县财政资金支持,政府资金+农户自筹资金比例达70%。项目共为武城县8个镇街的16597户玉米种植户和4个农业合作社提供了保障,覆盖玉米31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50%,对应现货19万吨以上。
据介绍,在项目运行期间,玉米价格先抑后扬,整体小幅下跌。而国庆前后武城县连续遭遇阴雨天气,对玉米产量及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项目整体实现赔付809.16万元。浙商期货也继续携手众祥农业,在2020年收购1000吨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为3.8万吨玉米提供基差收购服务。同时,众祥粮食商行2021年还为12.6万吨玉米提供烘干服务,收储粮食3600吨,让农户可以在收取利息的前提下,随时售卖储存的玉米,还可以兑换农资农具,极大地降低农户的存储成本和收益风险。
多方协力,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我种了500多亩玉米,在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里的种植大户都购买了这个保险,从价格和产量上都有了保障,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种地,心里也更有底了,我们都非常感谢政府的宣传与支持。”武城县种粮大户邱中辉欣喜地表示。
武城县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唐明亮表示,县发改局积极推动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振兴,围绕全方位保障农民玉米种植收入,加大政、保、期合力创新,集成多方政策支持,构建保险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作物因自然因素、价格因素对种植户收入造成的损失,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是农户保收、稳收的新工具,项目通过引入交易所以及各级财政资金,在不增加农户负担的情况下,为农户提供了更完善的风险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为武城县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太平洋保险武城支公司总经理陈树海说。
“未来,浙商期货将继续推动金融服务实体、期货助力乡村的各项工作,在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保险+期货’、现货贸易、消费帮扶、党建结对等为抓手,本着‘让期货更简单’的宗旨,让更多农业参与者享受期货工具带来的便捷,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浙商’力量。”浙商期货产业研究所负责人蓝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