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市场

2022-01-10 10:25:26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

郑商所于2018年3月上线了综合业务平台。作为郑商所场外市场建设的载体,平台贯彻场内外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扎扎实实为市场提供增值服务,以服务促发展。平台自上线以来,在交易模式、客户群体、业务规模、服务创新等方面均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进一步满足了产业客户多元风险管理需求,提升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期现货市场融合发展,场内外联动性增强,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为进一步深化期货交易所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中的基础金融设施作用,郑商所高度重视场外市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持续推进场内外高效连通、协同发展,积极丰富场内外合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场景、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而综合业务平台作为郑商所场外市场建设的关键载体,已经成为郑商所链接场内与场外市场的“基础工程”、探索打通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 

业务模式逐步健全 服务能力加快提升 

据了解,自平台上线以来,业务模式逐步健全,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形成了覆盖期现结合业务和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场外业务生态体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方面,平台业务工具不断创新,在仓单交易、基差贸易和仓单竞卖业务的基础上,2021年上线了场外期权和商品互换两项业务,建立了较完整的场外业务工具体系;另一方面,平台覆盖品种不断增加,目前仓单交易、基差贸易两项业务基本已覆盖郑商所活跃品种,场外期权已支持郑商所全品种开展登记业务。”郑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说。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平台业务模式不断优化,直击企业“痛点”,探索新路径更好地服务企业期现结合。

其中,仓单交易支持固定价和浮动价(基差+期货点价)交易,为客户提供了线上B2B的仓单交易功能,基差贸易既支持仓单交易,也支持现货交收,为客户提供了较灵活的操作空间。联动点价功能实现被点价方的期货端自动平仓,降低了点价环节的滑点风险,减轻了客户的盯市成本。场外期权业务交易条款均支持灵活定制,尽可能满足对复杂期权结构的支持。商品互换业务注重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目前上线了华东甲醇现货价互换,可以与甲醇期货形成互补,更好服务甲醇产业客户。

“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市场”,这是平台服务带给企业最大的感受。

“账户体系上,让客户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开户和‘一码通用’,同一场外平台账号对所有业务均可用,便捷了客户的开户流程。清算机制上,同时支持双边清算和自行清算,满足客户不同业务情景下的资金存管需求。平台使用性上,平台架构正在逐步从客户端向网页端迁移,让交易操作更简便。电子认证上,CA证书切换到与场内会服系统CA认证体系一致,减少了客户在交易所业务范围内需要多头申请证书的困扰。”受访企业表示,合同管理上,线上为客户提供PDF版本电子合同,在交易所固定条款的基础上,支持客户订制附加条款,尊重客户线下贸易习惯。结算单据上,持续优化结算单据,单据加盖平台电子财务章,为客户提供更方便的财务管理服务。

截至目前,平台已吸引客户开户600多家,初步形成纺织、软商品为主的两个产业集群。仓单交易业务量持续增长,累计成交货物396.2万吨,实现成交额372亿元。基差贸易实现了业务突破,共14家客户在平台实现了成交和报价。场外期权登记业务共实现登记场外期权(含“保险+期货”)合计名义本金127亿元。

服务内涵持续丰富 便利措施不断完善  

与市场共商共建是郑商所场外业务的发展原则和特色。自平台上线以来,郑商所积极拓展场外业务合作对象,以具体应用情景带动业务模式的活跃,进而吸引更多产业群体参与,形成良性循环。

据了解,在模式创新上,郑商所与商业银行在仓单交易上联合开展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业务,为产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通过该业务模式,银行为客户提供资金达180.1亿元,累计惠及企业93家。

不仅如此,郑商所联合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下称棉交中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联合推出保值贷服务。“保值贷解决了客户利用在农发行质押的现货转为标准仓单时的过桥资金压力,打通了质押现货注册标准仓单的断点。”业内人士称。

此外,郑商所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帮助重点行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的政策号召,主动与龙头企业和第三方平台对接。

其中,2021年9月与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华棉)在平台上开设了标准仓单购销专区,采用“基差报价、期货点价”的交易模式,实现期货现货融合、场内场外互通、上游下游联动,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市场服务格局。

2021年12月与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泛糖科技)建立了白糖基差贸易泛糖专区(下称泛糖专区),利用基差贸易为泛糖的白糖非标仓单提供点价交易服务,便利广西糖企参与期货市场。

“作为国内主要的白糖现货交易平台,泛糖科技非常关注郑商所的白糖期货变化与综合业务平台场外业务的发展与建设。”泛糖科技产业研究部部长刘芷妍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郑商所在平台建设上很接地气,贴合实体经济的需求。比如,仓单质押的低利率能够有效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手续也比较便捷;场外期权业务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基差交易平台能够解决线下基差贸易因存在买卖双方套保平仓存在信息沟通时滞、定价困难、滑点大等风险。

“在泛糖专区的建设与推广过程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平台+平台’的力量体现。”刘芷妍表示,客户通过平台可以“一站式”完成基差挂牌、点价与自动套保平仓、生成贸易合同等,操作高效便捷。基差交易平台建设可以解决实体企业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期现货融合、场内外互通、上下游联动的创新尝试,为产业客户管理风险、稳健经营提供了更多便利。

记者了解到,对涉棉企业来讲,需求主要体现在资金、购销渠道、衍生品运用专业培训、风控管理等方面。场内、场外具有不同侧重点,可以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目前郑商所场外业务平台,推出了标准仓单融资(浦商银、农发行场内场外保值贷)、仓单购销等业务,解决了上下游企业的重要的瓶颈问题。”同舟棉业相关业务负责人符如建表示,尤其是仓单场外购销,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实现了买方购买的多样化选择权、同时卖方可以提前销售收到货款。

不仅如此,在受访企业看来,在参与过程中,平台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信息产品服务。通过场外改版,令场外网站信息更加直观,方便客户访问平台行情和各项业务指南。通过上线微信公众号,实现与场外平台账户的绑定,帮助客户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场外行情和接收交易信息,提高了平台信息交互水平。

服务功能初见成效 场外建设大有可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平台上线后,郑商所持续与市场沟通,了解市场需求,通过深入市场走访调研,不断丰富和优化平台服务模式和应用场景,实现了平台业务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促进了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郑商所场外业务取得的成绩都是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服务实体中得来的。”郑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不论是服务企业稳健经营、服务产业规范发展、服务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还是服务国家和地方政策实施,场外市场的服务功能发挥已初见成效。

据介绍,目前,郑商所业务模式已初步形成生态系统,涉及企业经营的融资、现货贸易、合同管理、衍生品头寸管理等方面,具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风险管理服务的基础。平台也通过基差贸易联动点价等业务引导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高了企业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的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场外市场为产业提供了供销对接的平台和多样化风险管理的服务,有利于产业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上述负责人看来,郑商所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有利于提高场外衍生品市场对监管的透明度,协助监管层防范系统性风险。

记者了解到,场外市场不仅成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连接的重要桥梁,也成为郑商所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频频发布期现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期现结合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郑商所利用场外平台为产业提供期现结合服务,为相关政策提供落地支撑。比如泛糖专区的上线,是广西期现结合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以来第一个落地的业务,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充分认可和支持。在对接和合作中,郑商所持续深化期货市场在相应产业中的影响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新发展大格局。

“场外市场是郑商所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郑商所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场外市场的建设工作。”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坚持稳健运行的底线思维,保证平台平稳运行,为未来业务创新打好基础;二是持续向非标业务拓展,在泛糖专区实现了将非标现货纳入交易标的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开展非标仓单业务的方案设计,探索为市场提供非标仓单的登记、交易和融资服务;三是持续推进场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紧密场内外市场联系,通过现转期(EFP)等相关头寸互换交易机制和基差贸易联动点价等功能,建设期现联动枢纽;四是持续与外部机构合作,聚合期现货市场价格信息;五是不断提高平台的信息交互水平,丰富移动终端功能,提高客户使用体验。

本文相关期货交易所

郑商所

中国大陆

会员制交易所

  • 成立时间:

    1990年

  • 场所全称:

    郑州商品交易所

  • 会员数量:

    163家

  • 注册资本:

    9060万元人民币

查看详细资料
本文标签: 郑州商品交易所